首页 > 关注 > > > 正文
财经态度丨保险业如何为“三农”保驾护航?专家:以服务与创新托稳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30 22:50:28   来源:央广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8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全面梳理了2021年至2022年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引导行业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有哪些亮点与潜力?“农业保险+”与科技赋能又会带来哪些新模式?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

王国军表示,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国主要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近年来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不仅实现了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可保区域全覆盖,还开展以奖代补试点来支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蓝皮书》显示,2022年,服务农业生产方面的保险产品增至11791个,提供3.13万亿元各类风险保障,合计赔付842.29亿元;截至2022年底,保险业已建立三农营销服务部9646个,三农保险服务站50642个,三农保险服务点363485个。王国军认为,这组数据折射出保险业持续加大助力乡村振兴的力度与准度。一方面,保险机构在农业防灾减损方面投入力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在县域网点覆盖率持续提升,有助于增强农业保险服务末梢功能,从而更广泛地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

王国军建议,农业保险公司、村委会加力做好农业保险与优惠政策的入户宣传,让互联网农业保险更好下乡,同时提高农民对相关险种与政策的知晓度。

《蓝皮书》还显示,2021年至2022年,保险业全面升级“保险+”模式,继续发挥“保险+期货”“保险+信贷”“保险+碳汇”等多主体协同模式作用。王国军认为,农业保险创新空间广阔,有把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相融合的“保险+供销”模式,也有对农产品溯源保证的“保险+绿色农业”模式等。科技也在持续赋能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可以让农业保险定损理赔更快速、更公平。在畜牧养殖领域,运用DNA信息代替传统的耳标来确定保险标的,能更好地避免保险理赔中的道德风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大西洋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