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 > 正文
海外网深一度:“美债炸弹”带给美国的麻烦还没完
发布时间:2023-06-01 21:36:47   来源:海外网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 图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美债炸弹”引爆的倒计时按下暂停键。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众议院以314票赞成、11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债务上限法案,并将法案送交至参议院进行投票。尽管迈过了众议院这道“坎”,但这个“形式大于内容”的法案仍无力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滚雪球般膨胀的债务给美国带来的麻烦远未结束。

通过法案仍有挑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众议院通过这项法案,为自今年1月以来就滴答作响的“美债炸弹”按了暂停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刊文称,众议院通过这份由美国总统拜登和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达成的法案,使国会结束债务上限危机的工作推进了重要一步。

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按照立法程序,该法案还需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再递交总统拜登签字后方能生效。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在众议院通过法案后表示,该法案已经被列入参议院6月1日的日程表。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麦康奈尔也表示,参议院会迅速对法案进行表决。

然而,尽管这一法案被美媒称为“本届国会首个两党合作的重大胜利”,但仍可能在参议院面临巨大挑战。《纽约时报》就指出,要使法案最终获得表决,需要共和党和民主党以某种方式“凑出”60票,而参议院中极端保守派和进步派议员很可能对法案投下反对票。此外,包括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等在内的一些议员已经提出要对法案进行修改,而如果他们的提出的修正案获得通过,法案将不得不返回众议院再进行投票。对一个必须要在6月5日之前签署生效的法案来说,恐怕真的经不起这样的程序性折腾。

两党分歧难以掩盖

在《华盛顿邮报》看来,法案在众议院以较大幅度的优势获得通过,是“政治中间派击退了极端主义”。但是,这仍然难以掩盖两党内部的路线之争和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

CNBC就注意到,庆祝法案过关的声音难以掩盖一些两党议员、特别是共和党议员的愤怒。在法案付诸表决前,由保守派和极右翼议员组成的众议院自由核心小组的成员继续对该法案表示谴责,称其不足以限制政府支出和推翻拜登政府的优先议程,共和党众议员奇普·罗伊就表示,麦卡锡“达成了一项不应该达成的协议”。自由派民主党人则对法案削减一些社会福利开支的内容表示担忧,法案对一条输气管道“开绿灯”等行为也引起了进步派民主党人的担忧。

而如果有什么事对共和党人来说更糟糕的话,无异于最终投票结果所传递出的政治信号。在当天的投票中,作为众议院少数党的民主党人比共和党人投出了更多赞成票。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杰弗里斯在投票后就表示,自己的政党在政治上拯救了共和党议长。共和党众议员伊莱·克兰在社交网络上称,这一投票结果“就是个笑话”,英国《卫报》干脆称,麦卡锡的“政治声誉和议长地位已岌岌可危”,“他需要证明自己既能完成交易,又能满足众议院中更为极端保守的共和党议员的要求”。

债务问题症结未解

在美媒和智库专家看来,就算法案最终生效、美国再度逃过债务违约,美国经济与政治上的麻烦都远未结束。

《华尔街日报》在6月1日的报道中就指出,该法案不过是“将下一场关于债务上限的斗争推迟到(2024年)总统大选之后”。美联社则指出,尽管该法案可以在未来10年内将美国政府的支出削减约1.5万亿美元,但却无法阻止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水平继续攀升到创纪录的水平。美国自由派智库卡托研究所预算和权利政策主管罗米娜·布西亚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就表示,由于“在改变美国债务轨迹方面没有太多实质内容”,“这项法案正在演变为一项政治上保全颜面的协议”。

路透社分析称,由于美国政府实际上早在1月就已经不能举债,仅能通过财务手段维持运作,一旦法案生效,美国政府可能会通过大量发债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这将“吸走市场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金”,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来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还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英国投资管理公司Ruffer投资部门主管亚历克斯·伦纳德表示,如果金融体系开始失去流动性,“将导致环境恶化、市场易于崩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称,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53年,美国公共债务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95%,CBO主任菲利普·斯瓦格尔就警告称:“行动拖得越久,政策变化就越大。”(文/老度)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大西洋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