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开幕。全球知名专家、学者相聚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趋势新机遇。
(资料图片)
“5.6万平方公里,拥有8000多万人口,去年GDP超13万亿元……我们看到,4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非常快。”在专题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丰富、市场经济发达,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对标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成为新的增长极,跻身世界一流湾区?“横琴、前海、南沙”是这场研讨会上的关键词。多位与会专家认为,要抓住粤港澳合作的三个重大平台,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加强要素流通、设施联通、规则衔接、公共服务对接,协同推进优化湾区产业布局。
内联外通
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世界;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则要先读懂世界三大湾区。”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郑永年在会上表示。
纵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作为粤港澳合作的三个重大平台,横琴、前海、南沙正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借助港澳链接全球发展资源,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关键在于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朱伟分析,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大平台毗邻港澳,具有与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战略定位上看,横琴着眼衔接澳门,前海着眼衔接香港,南沙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三个平台均是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方面,未来还有更多想象空间。”在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外部的差异化表现和内部的多样性因素,正是它的独特优势和未来的成长性所在。
范恒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平台众多,这是一个显著优势,“要强化各类平台在测试体制、创建标准、打造范式上的功能,并加强各类平台间的合作联动”。
朱伟认为,可以通过推进三大平台以点带面引领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要突出内联外通,协同打造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三大平台要携手港澳拓展双向开放,在规则衔接、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大胆探索,积极对标港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朱伟说。
融合发展
协同推进优化湾区产业布局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均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已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国第一。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这意味着其承载的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支点,需要进一步聚焦优势领域,协同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朱伟说。
在范恒山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它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赋能的先行先试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冲锋在前,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
从国际方面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面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环境、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
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必然选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更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
范恒山表示,这些都为粤港澳大湾区能动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提供了新的支撑。
在范恒山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恰逢时代机遇,但同时也不得不正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面临的挑战。
范恒山表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各自影响巨大、能量充足,但协同互补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间经济实力和增长潜能存在一定差距,要素流动、设施联通、基本公共服务对接共享等仍存在一定障碍。”
郑永年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要实现融合发展,大家就都能出彩,这也是一直强调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的原因。”
范恒山认为,协同推进产业优化布局,需要着力形成优势互补、链条相扣的具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以制造业为本,协商制定湾区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二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合作打造先进产业集群,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四是依据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要求,调整地区产业分工。
声音
我们直观感受到,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向高质量创新发展迈进,为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作为一名律师,我有时会被问到,西方企业怎样在中国做生意?我通常这么回答:第一,已经有很多跨国公司发现,在中国做生意不仅可行,而且收益颇丰;第二,中国为完善法律监督采取了许多措施,为实现完善、公正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许多改革。毋庸置疑,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金融、商业环境是十分利于企业发展的。
我们注意到,在粤港澳大湾区,新技术的发展正大步向前迈进,这将决定未来这里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大湾区有数十家量子计算领域的初创公司,有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还有发展迅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对未来技术的关注。在粤港澳大湾区,从“制造”到高质量“智造”的转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英国议会上院议员、英国工党影阁财政部前发言人戴维森勋爵
有广州企业为了进入拉美市场,把自己的技术特别针对拉美市场的需求作了改进,这是很好的例子,展现我们在科技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合作领域。在更多科技领域,比如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方面,中国和巴西以及整个拉美地区可以加强交流和协作,建立一个更优质的网络生态。对于拉美和全球来说,可以从中国借鉴的不仅有经济发展方面的优越性,还有更广阔领域方面的经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特聘教授、巴西旅游部前部长福鑫
关键词: